新闻资讯

更多

生态环境部:同向发力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138 发布时间:2021-09-29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突出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指导各地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 在生态环境部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回答人民网记者提问时如是说。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刘炳江指出,我国能源结构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占比约85%。化石能源消费比例高,体量巨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也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

“减污降碳在推动结构性节能、遏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扩张、助推非化石能源的发展等方面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刘炳江说。

他举例道,在能源领域,我国从2013年开始就加速了“去煤炭”过程,全国62万台燃煤锅炉通过热电联产替代等措施,现在仅剩下不到10万台,重点地区完成2500万户的散煤替代。在产业领域,加大重点行业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打击散乱污企业,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钢铁产能2亿多吨,1.4亿吨地条钢全部清零。在交通领域,积极推动“公转铁”,全国铁路货运量连续三年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国淘汰了1400万辆机动车,新能源汽车大幅增长,电动公交车占比已达到60%。

“据初步测算,这些‘硬措施’已推动煤炭消费量减少5亿多吨,减排二氧化硫1100多万吨、氮氧化物500多万吨,协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亿吨以上。” 刘炳江补充道。

下一步,在推进减污降碳的协同治理中,将有哪些具体措施?

刘炳江表示,一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生态环境部正牵头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制定“十四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生态环境部抓紧与有关部委对接能源规划、交通规划等,在“十四五”各个规划中,均体现减污降碳的总体思路,突出源头控制、系统控制。另一方面,“十四五”期间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产能置换要求,严控新增量。

“再一方面,要加强存量治理,‘十四五’继续坚持‘增气减煤’同步。” 刘炳江谈到,“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增了大约1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取得成效的关键就是主要用来替代煤,这种有效的举措仍然要坚持推下去。

“此外,要推动‘电代煤’,今后新增电力主要靠清洁能源发电,因此‘电代煤’也是与减污降碳同步的。在交通领域要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轨道化、电动化和清洁化的水平。” 刘炳江说。

 

广州德膜科技有限公司
MBR膜 MBR平板膜 MBR超滤膜 MBR柱式膜 进口MBR膜 内蒙MBR膜 云南MBR膜 山西MBR膜 成都MBR膜 海南MBR膜 武汉MBR膜 贵州MBR膜
广州MBR膜 江西MBR膜 广西MBR膜 山东MBR膜 湖南MBR膜 甘肃MBR膜 陕西MBR膜 深圳MBR膜 重庆MBR膜 安徽MBR膜 上海MBR膜 平板MBR膜
平板膜 柱式膜 超滤膜 福建MBR膜 吉林MBR膜 沈阳MBR膜 大连MBR膜 新疆MBR膜 南昌MBR膜 赣州MBR膜 湛江MBR膜 宁夏MBR膜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最新资讯

推荐案例

133022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