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指导各地防控水环境安

157 发布时间:2021-09-16

疫情发生以来,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的同志虽然积累了一些医疗污水监管的工作经验,但是对相关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还是有把握不准的地方,这次专家们的解读特别‘解渴’,希望以后能多多开展。”在参加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以下简称水司)8月13日举办的医疗污水处理技术交流后,湖南省株洲市生态环境局胡海波感慨道。

 

近日,水司采取“云帮扶”“云培训”等多种方式,及时指导江苏、湖南等存在中高风险地区的省份加强医疗和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守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水环境安全底线。

 

精准开展“云帮扶”

 

“请您打开手机摄像头,让我们看到污水处理站生化处理单元和消毒加药设备的运行情况。”“医院污水消毒满足要求,但是出水化学需氧量浓度超出了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可以采取延长停留时间、加大曝气强度、增加絮凝剂等药剂投加量等措施。”这是水司组织专家开展定点医院视频连线的日常场景,而这样的“云帮扶”,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已经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份的500多家定点医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生态环境部发文要求疫情期间接收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诊疗的定点医疗机构污水作为传染病医疗机构污水进行管控。有的定点医院并非传染病医院,面对新的排放管控要求,不知道如何调整医疗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要求;有的一线监管人员拿捏不准管理重点。该做什么?怎么做?一下子让一些管理部门和定点医院犯了难。

 

面对这种情况,生态环境部开出了“良方”——组织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成立专家团队,通过视频连线“一对一”地给定点医院“把脉”,“望、闻、问、切”医疗污水收集、处理、消毒、监测、排放等各环节,及时发现问题,排查隐患,提出整改建议,指导地方把握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与末端消毒措施落实两大环节,以粪大肠菌群数及总余氯为核心指标,确保医疗污水消毒到位、达标排放。

 

“医院污水消毒不规范,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未达到1.5小时,请立即延长消毒接触时间,若难以达到接触时间要求,要适当加大投氯量。整改情况要及时反馈。”“收到,我们生态环境部门马上督促医院按照要求整改。”8月11日的视频连线中,专家“开方”,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抓药”,定点医院遵照“医嘱”立行立改。监测结果显示,这家医院当天出水粪大肠菌群数已经达标,“云帮扶”的效果立竿见影。不仅如此,有些地方还举一反三,自查自纠,解决了一批共性问题。

 

“对定点医院开展‘云帮扶’,把单向的监督检查变为双向的交流和帮扶指导,减少了层层上传下达的管理成本,效率特别高,‘一竿子插到底’地推动医疗污水‘两个100%’(即所有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和服务100%全覆盖,医疗污水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100%全落实)的要求落到实处。”水司有关负责人说。

 

提档升级“云培训”

 

“云帮扶”解决了基层的燃眉之急,许多地方的定点医院和生态环境部门一线人员都希望专家连线指导。但定点医院数量多、分布广,单靠“点对点”的视频连线提供指导显然力不从心。不少地方都询问能不能为一线人员开展培训,从“面”上推动落实环境监管要求、提升医疗污水处理水平。

 

“许多定点医院在执行排放标准、污水消毒技术要点、自行监测要求等方面存在困惑,希望专家能对定点医院进行一次培训,系统讲解一下相关政策标准中对医疗污水处理消毒的要求。”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水处副处长杨学来说。

 

根据一线人员的需要,水司将“点对点”的“云帮扶”升级为“以点带面”的“云培训”,在2020年分两批培训了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百余家医疗机构相关人员600余人次,讲解了医疗污水处理技术要点和监管要求。2021年8月,水司组织开展了2.0版“云培训”。一是请专家当主播。在直播间里,1600余名生态环境部门监管人员、定点医院和集中隔离场所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人员等,在线聆听清华大学教授王凯军、环境规划院专家讲解。二是培训内容“接地气”。除了医疗污水处理技术要点、政策文件解读等常规动作,专家们还总结了3类常见管理问题、5类常见技术问题,对后者列出了17种常见情形及典型案例,给出了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这些都是从500多次视频连线中总结出的基层最关心、教科书上很难找到答案的高频问题。

 

比如,有的医院原先将医疗污水检测工作委托给了第三方机构,但是有的时候因为交通管制等种种原因,第三方机构到不了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现场,医院又着急了解医疗污水消毒效果,两头都急得团团转。“云培训”中,环境规划院专家就讲到了这样的典型案例:“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开展第三方检测时,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自行检测,缺乏自行检测能力时,还可以采用试纸检测余氯、纸片法测定粪大肠菌群数等方法快速检测,为判断消毒效果提供参考。”

 

这次“云培训”帮助基层出实招、解难题,基层听得“过瘾”,有的地方还围着直播屏幕集体学习。“这次交流的主讲老师们,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讲解的内容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都很强,我们感到受益匪浅。”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负责污水处理工作的人员说道。

 

交流结束后,大家交流讨论十分热烈,都觉得这次“云培训”实在、管用。微信交流群里还出现了一批“小老师”,热心地为群友解答问题,在一问一答中加深认识、传播知识。

 

搭建平台“云交流”

 

除了视频连线、“云培训”以外,水司努力打通其他交流渠道,比如通过电话、邮箱、微信等方式,为一线同志提供“定制式”服务。另外,还组织编制了常见问题解答手册以及政策文件汇编,发给各地参考。交流的内容不仅有答疑解惑,还有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

 

有的地方统筹调度当地资源,驰援压力较大的中高风险地区。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为株洲市紧急调集了27台医疗污水应急监测设备,解了当地监测能力不足的燃眉之急。

 

有的地方善于借力,用“巧劲”推动工作。云南省德宏州生态环境局盈江分局协调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推动解决4个隔离点的污水消毒转运难问题。

 

有的地方工作基础较好,在满足国家要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探索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医疗污水监管能力。江苏省南京市对医疗机构实施“配电监控+在线监控”,24小时在线监控医疗机构及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余氯等指标以及消毒设备用电数据。

 

借助这些交流渠道,水司还组织环境规划院对医疗机构和基层环境监管部门开展“云调研”,回收反馈问卷3000余份,了解基层的意见和诉求,针对基层一线反映的问题,研究出台切实管用的政策。

 

“目前,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医疗污水处理处置平稳有序。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出台文件,进一步提高污染治理能力。”水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广州德膜科技有限公司
MBR膜 MBR平板膜 MBR超滤膜 MBR柱式膜 进口MBR膜 内蒙MBR膜 云南MBR膜 山西MBR膜 成都MBR膜 海南MBR膜 武汉MBR膜 贵州MBR膜
广州MBR膜 江西MBR膜 广西MBR膜 山东MBR膜 湖南MBR膜 甘肃MBR膜 陕西MBR膜 深圳MBR膜 重庆MBR膜 安徽MBR膜 上海MBR膜 平板MBR膜
平板膜 柱式膜 超滤膜 福建MBR膜 吉林MBR膜 沈阳MBR膜 大连MBR膜 新疆MBR膜 南昌MBR膜 赣州MBR膜 湛江MBR膜 宁夏MBR膜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最新资讯

推荐案例

13302290528